首都:吉隆坡

海濱經濟特區:馬六甲

相關內容搜尋

.基本資料 .人口及面積 .流通語言 .天氣 .食文化 .宗教 .教育制度 .國內交通設施 .旅遊景點及地標

馬來西亞生產總值(GDP)自1957~2005年,連續48年平均年成長率達6.5%,是東南亞第三大經濟體,聯合國購買力評比,也高居全球第29位,強勁耀眼的經濟成長,無人能出其右,以「東協明珠」的稱號來稱許馬來西亞,再貼切也不過。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後,馬來西亞人均GDP不到5,000、遠不如鄰近開發中國家的新加坡。近五年來,卻能以飛快的速度急起直追,不僅是東協經濟規模僅次於印尼、緊追泰國的第三大國,人均GDP五年內更翻增了一倍。IMF看好馬來西亞在2019年經濟規模再翻倍,成為東協第二大國。

  基本資料

位置及地理

馬來西亞主要由中間隔著南中國海的東馬來西亞及西馬來西亞組成。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中部則是布滿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最高山峰是處於沙巴州的京那巴魯山。

人口及面積

人口

全國約3000萬人,吉隆坡約160萬人

面積

吉隆坡243平方公里

流通語言

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稱為馬來西亞語,一種標準化的馬來語。英語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曾經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但在1969年種族騷亂後(五一三事件),馬來語成為主要語言。即便如此,馬來西亞依舊是英語世界國家。在馬來西亞社會的許多領域,英語依然是一種非常活躍的第二語言,而且在部分的公立學校,英語被使用為數學、科學、理科系和資訊科技系項目(數理)的教學語言。在2017年馬來西亞教育部的新課綱開始,中學中一的數學和科學被改為以國語教學,中學理科系的生物學、物理學、化學,資訊科技系的電腦科學等依舊繼續以英語教學。馬來西亞英語也稱為馬來西亞標準英語(MySE),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這個名稱除在教育有關的討論外,很少在正式場合使用。在企業也廣泛使用馬來西亞英語,以及大馬式英語(Manglish),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馬來語、華語及淡彌爾語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馬來語的錯誤使用,並對那些混合馬來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馬來西亞亦有設華文學校,即課堂除以馬來語及英語教學之外亦會以中文(主要為華語)作爲教學語言,主要為當地華人而設。

在馬來西亞存在許多其他語言,其中包括有137種語言的使用者。西馬包括41種語言。東馬的原住民部族有自己的語言,這與馬來語有關,但容易區別。在砂拉越主要部族語言是伊班話,而在沙巴原住民則是說杜順語言。

與鄰國新加坡不同,馬來西亞政府並沒有限制當地華人使用方言。馬來西亞華人多講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漢語,較常見的包括福建話(泉漳片閩南語)、粵語、客家話、海南話、潮州話和福州話(閩東語南片),以及1980年代後馬來西亞華社受新加坡講華語運動影響而推廣的華語。

坦米爾語主要由坦米爾人所使用,佔馬來西亞印度人的多數。馬來西亞坦米爾語是一個顯著的方言,不同於在印度坦米爾語,加進許多來自馬來語的詞彙。其他南亞語言以及泰語也廣泛使用於馬來西亞。

有一小群馬來西亞人具有高加索人種祖源,並說著克里奧爾語,例如以葡萄牙語為基礎的麻六甲克里奧爾語,以及西班牙語為基礎的查瓦卡諾語。

天氣

整個馬來西亞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多雨。
沿海地區還受到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的交替影響。

馬來西亞主要由中間隔著南中國海東馬來西亞(沙巴及砂拉越)及西馬來西亞(馬來半島)組成。馬來西亞大部分的沿海地區都是平原,中部則是布滿茂密熱帶雨林的高原。最高山峰是處於沙巴州的京那巴魯山。馬來西亞靠近赤道,氣候潮濕炎熱。每年六月至九月間吹西南風,十一月至三月間吹東北風。

食文化

馬來西亞的美食反映著其人口的多元族群成份。來自該國境內和周邊地區的許多文化,對於美食有著極大影響。馬來西亞美食和新加坡與文萊相似,而且相似於菲律賓美食。新加坡以潮州及閩南人為主,因此食物口味都偏向潮州和福建口味;大馬方面,則以閩南、廣東、客家人為主,甚至也有廣西人及福州人,因此在食物口味上是比較豐富,不同的州屬有不同的菜餚,而且在馬來西亞的食物往往有別於原產地的菜餚。

來自某個文化的食物,有時採用其他文化的烹煮風格,這意味著雖然許多馬來西亞食物可追溯到某個特定文化,但它們已具有自己的獨特身分。米飯常見於許多菜餚之中。也經常使用辣椒,但不見得會讓這些美食變辣。

宗教

馬來西亞(Malaysia)是一個多元文化,多種宗教信仰的國家,官方宗教為伊斯蘭教。截至2010年,馬來西亞的宗教有行伊斯蘭教(61.3%)、基督宗教(9.2%)、印度教(6.3%)、佛教和道教(21.1%)。剩下的是其他信仰,包括萬物有靈論、錫克教、巴哈伊信仰和無宗教。 

馬來西亞華人信奉各種宗教:大乘佛教、中國民間信仰(包括道教)、基督宗教(9.6%)和小部分伊斯蘭教。印度教為大多數馬來西亞印度人(84.5%)所信奉。其他宗教,如巴哈伊信仰和錫克教在馬來西亞也擁有信徒。儘管馬來西亞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各宗教信徒之間幾乎不存在宗教極端主義和仇視。各種宗教節日聖誕節(基督宗教)、衛塞節(佛教)、屠妖節(印度教)、開齋節(伊斯蘭教)、哈芝節(伊斯蘭教)、聖紀節(伊斯蘭教)均宣佈為馬來西亞法定假日。宗教和諧被馬來西亞政治家特別重視。儘管馬來西亞憲法第11條宣布宗教自由,但對宗教自由的限制是存在的,特別是對於馬來人穆斯林,他們的穆斯林身份從出生一瞬便開始,而且法律規定所有的穆斯林禁止改教,無論是後來入教還是本身信仰,僅有極少數穆斯林得以在後來改教。

教育制度

馬來西亞非常注重國民教育。教育屬於聯邦政府管轄範圍。國家政府設計的教育系統包括非強制性的幼兒園教育,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以及五年強制性的中學教育。根據馬來西亞法律,如家長不讓子女接受六年強制性小學教育,可能會被教育部以虐待兒童罪名提告。截止2019年,馬來西亞境內一共有7,773所公立小學和2,438所公立中學。

馬來西亞沿襲英聯邦教育體系,中英雙語環境、雙聯課程製,無留學年齡限制。

在馬來西亞入讀雙聯課程,學生可以選擇在馬來西亞完成課程或赴美國、英國、澳洲及其它國家修讀課程,畢業時將獲得的是由美、英、澳、新西蘭等國著名大學頒發的學歷文憑和學位證書,並為國際公認。

留學學時比中國節省2年,留學成本僅為英、美、澳的1/4,且無時差。

國內交通設施

馬來西亞的公路網涵蓋98,721公里(61,342英里),並包括長達1,821公里(1,132英里)的高速公路和大道。該國最長的高速公路是南北大道,全長約800公里(497英里),介於泰國邊界與新柔長堤之間。其他主要的高速公路有橫跨檳威海峽的檳威大橋和二橋(東南亞最長的跨海橋梁),東海岸的東海岸大道、巴生谷地區的新巴生河流域大道、白蒲大道和柔佛新山市的東疏大道和馬新第二通道高速公路。相較於西馬,東馬的公路系統較不發達,品質也較差,目前泛婆羅洲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設中,全程將不收費。

馬來西亞境內共有118座機場,其中38座鋪設硬面跑道,主要的國際機場位於吉隆坡-雪邦、檳城、亞庇、古晉和新山-士乃。馬來西亞的國家航空公司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提供國際與國內航班,此外有兩家馬來西亞被私營化的航空公司,即亞洲航空和飛螢航空。鐵路系統由國營的馬來亞鐵道所擁有,總長1,849公里(1,149英里)。鐵路線分佈於西海岸以及東海岸內陸地區,而巴東勿剎站(臨近泰國)至金馬士站的鐵路均已複線電氣化,並備有電動列車川行。位於東馬的沙巴設有一條蒸汽式鐵路,從丹南至該州首府亞庇,而砂拉越則沒有鐵路。

吉隆坡是目前該國唯一設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系統綜合了各種交通載具如、通勤列車、輕快鐵、單軌鐵路、捷運和快捷巴士等城市軌道交通,位於十五碑的吉隆坡中央車站是該國最大的火車站和公交樞紐,備有通往吉隆坡國際機場(機場快鐵)和梳邦機場(天空花園線)的機場鐵路服務。 此外,喬治市、新山和古晉也有意建造城軌系統,其中新山將會設有以快捷巴士為主的公交系統,並有一條地鐵線通往新加坡;喬治市和古晉則有待中央政府審核。馬來西亞也將會設立高速鐵路,唯這項計劃和經過東海岸海岸的鐵路計劃因政權輪替後被中央政府檢討後縮小規模。

旅遊景點及地標

  • 國家石油公司雙子塔
  • 天空之橋
  • 樂高主題公園
  • 蘭卡威纜車
  • 吉隆坡城中城水族館
  • 吉隆坡塔

馬來西亞經濟